由中国建设报社和汇法集团催天下
共同发起的
“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
活动小组
于2019年9月10日上午到
云南省昆明市
进行第22站调研活动。

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处副调研员潘盛添,物业管理处代表曾雯,昆明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进发以及当地的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调研会。
制度建设及组织实施情况
昆明市目前注册的物业服务企业共2300余个,经营范围内包含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的共8200余个,从业人员8万余人,管理项目1500余个,全行业年产值约10亿元。
昆明市于2016年制定出台了《昆明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物业管理的制度化水平逐步提升。自2004年起,昆明市实行了属地化管理模式,由区级住建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物业工作的监督管理,市级住建部门则主要履行行业指导和协调服务职能。
2019年8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企业信用评价采用的基本原理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得分=企业基础信息申报得分+企业信用加分-企业信用加分。
企业的信用等级按企业实际信用得分来加以评定。除了企业申报基本情况可以获得60分之外,结合企业表现给予加分和减分。
加减分项目包括“基础信息”“合同履行”“运作规范”“业主满意”“社会影响”和“遵纪守法”。
通过信用加分,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资料齐全、档案建立完善规范、收费公示清楚明确、安全警示明显有效、项目未有私搭乱建、设施设备完好无损、车辆停放秩序井然、消防未有安全隐患、电梯能保安全使用、车辆充电安全规范、装饰装修管控有效、项目环境干净整洁、花草树木长势良好、客户服务耐心细致、突发事件措施有效、文化活动氛围和谐。
通过信用减分,减少和抑制企业擅自改变建构筑物规划用途、擅自改变物管用房用途、不按规定公示管理服务收费信息、对业主的合理投诉不及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等行为。
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得分由属地住建部门计算出企业的年度信用得分,并根据企业得分情况,为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企业的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布后,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可作为政府采购、选聘企业、评优表彰、定价评估、上市收购、金融授信、股权激励、参股收购等活动参考,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更加诚信地做好合同约定事项服务工作。
平台建设情况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取消后,各地主管部门失去了针对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为了强化对物业管理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的指导和监督,发挥信息化在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昆明市将认真落实《云南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统一使用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发的“云南省物业服务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物业服务企业自主填报企业基础信息、项目信息,物业服务企业申报信用信息、信用等级,辖区街道(乡镇)、住建部门受理、审核、审批企业申报的信用信息,公示企业信用信息等功能。
市场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物业服务导则(试行)》,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业主满意率调查,具备条件的,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业主满意度测评。
满意率调查和满意度测评的内容,涵盖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全部项目。调查覆盖率、业主满意率以及业主满意指数,要符合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调查和测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公示,调查和测评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改进结果向业主公示。
目前,昆明市正在调研住宅物业服务等级指导标准,围绕综合管理服务、物业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公共秩序维护、保洁服务、绿化养护、信用评价等方面,宣传物业服务是有偿服务,倡导物业服务企业提供“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引导业主形成契约意识。

调研会最后,汇法集团北区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倩对科技创新助力物业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做了分享,并介绍汇法公司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信用信息共享单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政府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第三方评估机构,专注致力于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及大数据产品研发等领域。汇法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成就是将大数据应用于金融机构的贷前信用信息查询、贷后风险预警等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汇法公司运用科技创新在信用领域已深耕十年,在参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搭建行业信息化平台、加深诚信文化教育、扩大信用信息的收集、加大激励惩戒力度信用承诺及信用修复等方面着力共建共享,与各领域共同打造“诚信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