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首站走进石家庄
——物企呼吁:尽快建立物业信用体系,以加强行业监管
近年来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明显加速,但因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由失信引发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为加强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建设报社和汇法集团共同发起“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活动,并于4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了启动仪式,旨在通过下沉走访,深入一线,掌握与了解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行业政策提供依据,共同推动物业服务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
经过紧张的筹备,7月22日,“诚信万里行”活动小组从北京启程出发,开赴“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活动首站——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调研,并与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石家庄市物业行业协会及当地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开展座谈会,共同探讨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座谈会由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处副处长王永主持。他首先对当地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介绍,石家庄市于2015年就已经建立物业服务行业的信用信息档案,现有1604家物业公司建立了信用信息档案,该市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在稳步推进,信用档案、信用评价、企业申报等功能正陆续开放,且为后续数据对接预留了接口。

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处处长郭静溢指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取消,给物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他认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对行业进行监管,但是不能从根本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应该从立法的高度来规范和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座谈会上,石家庄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刘明主要针对合法性、合规性以及保护各物业主体隐私权等角度对信用体系建设作了深刻的剖析。

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卓达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青山、石家庄银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祥、廊坊荣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总经理李国强等也参与了座谈会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对品牌物业服务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呼吁尽快出台物业信用体系标准,对行业加以行之有效的监管。
会上,“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两家发起单位之一的汇法集团北区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倩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汇法集团一直以来为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体系所做的努力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她表示,汇法集团今后将继续发挥国内领先的公共信用大数据优势,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体系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持。
作为国家综合信用服务机构、国家信息中心信用信息共享单位、政府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第三方评估机构、国家首批可为信用修复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信用服务机构、中国建设报社战略合作单位、《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智库专家,汇法集团自2009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及大数据产品研发等领域,目前旗下拥有汇法网、风险信息网、风险预警网、催天下等大数据平台及欠款催收平台。

十年来,汇法集团在司法涉诉、行政执法、民间借贷等公共信用大数据上一直处于行业领跑者地位,并拥有中国领先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主要将大数据应用于金融机构的贷前风险信息查询和贷后风险预警等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物业信用管理领域、食品安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借助独创的“汇法信用生态圈”,通过国内目前唯一的信用收款平台——催天下,汇法集团将大数据业务、催收业务和信用服务等紧密绑定在一起,目前已与全国百强银行的70%、全国百强物业的57%和超过1000家地方物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汇法集团将结合国内领先的公共信用大数据领域优势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与中国建设报社携手,协助相关政府部门、物管机构、业委会和业主等完善信用信息建立,为推动物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日傍晚时分,“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活动首站河北省石家庄市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根据活动方案,“诚信万里行”活动计划以北京为始发地,兵分“北、中、南”三路,途经石家庄、太原、广州、长沙、福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天津等全国近30座省会城市,旨在调研全国城市物业管理发展诚信现状,全面了解全国物业信用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为日后物业行业诚信建设打下良好基础,让诚信思维真正走进业主和物业企业,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业主,着力推动物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