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上午,
由中国建设报社和汇法集团催天下
共同发起的
“中国物业·诚信万里行”
活动小组第十五站
来到了杭州市。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处处长张帆、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代表、杭州市物业管理协会代表以及当地的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认定的取消意味着物业服务行业的入门门槛随之被撤,杭州市以信用为抓手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条例规章规范行业发展
杭州市于2002年出台《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据了解,杭州市已明确将《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列入2019年立法计划预备项目。
此外,杭州市还有针对性地加强物业服务各项具体文件的制定起草和实施。2018年以来,杭州市坚持“问题导向、措施先行”的原则,针对物业服务领域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积极起草制定或修改完善各项政策文件,保障实际工作的有序实施,破解实践中的问题障碍。

例如,对原有的小区《临时管理规约》、《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文书》等示范文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引导和规范业主自治行为。
同时,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会同杭州市场监管局、杭州市物业管理协会、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修订完善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两个示范文本,从而进一步规范各方权利义务,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合法权益。
目前,杭州市正在起草《杭州市业主委员会工作考核评优标准》,修改完善《杭州市物业管理项目考核标准》,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规范和小区经营性收益的监管。
考核检查机制
与红黑名单双管齐下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开发建立了数字物业系统,通过系统,各区住建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与标准,每季度对区属范围内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扣分,以此实现对全市物业服务企业考核监督的全覆盖。
杭州市还针对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了红黑名单制度,该制度以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信用杭州”为平台依托,通过此制度,对上榜红名单的企业进行荣誉表彰,对上榜黑名单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惩戒。值得关注的是,红黑名单制度监管的对象不仅包括物业服务企业,还包括业主,不缴纳物业费且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的业主也会被纳入黑名单。
推进党建引领业委会
和物业企业建设工作
2018年,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联合杭州市委组织部、杭州市民政局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将“建立党建引领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列入2018年杭州市委、杭州市政府重点改革任务。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先后联合出台了《关于以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杭州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规则》等文件,全市1316个业委会和1529个物业项目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物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有效破解。
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发展方向
为了明确今后三年物业综合管理的工作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有序推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夯实城市社区治理基础,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杭州市起草出台了《杭州市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根据《行动计划》相关内容,未来三年,杭州市将实现完善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打造品质住宅小区、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监督提高业主自管能力、促进物业服务行业的规范和良性发展等工作。
参加此次调研会的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也针对现在行业诚信建设发表了看法。
浙江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浙江开元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杭州滨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代表表示,由于目前物业服务行业信用评价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红黑名单制度的设立目前还不够完善,且权责边界不明确,因此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待商榷。
调研会最后,汇法集团北区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倩对科技创新助力物业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做了分享,并介绍汇法公司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信用信息共享单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政府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第三方评估机构,专注致力于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及大数据产品研发等领域。汇法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成就是将大数据应用于金融机构的贷前信用信息查询、贷后风险预警等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汇法公司运用科技创新在信用领域已深耕十年,在参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搭建行业信息化平台、加深诚信文化教育、扩大信用信息的收集、加大激励惩戒力度信用承诺及信用修复等方面着力共建共享,与各领域共同打造“诚信物业”。
诚信,依旧在路上。